或許你才不是懶,你只是繼續為自己的自尊找理由,聊聊「自我設障」(self-handicapping)吧!

還記得2022元旦自己又設下了哪些目標嗎?「新年新希望」的文章又在社群網站如海嘯般氾濫洗版。

無論你有沒有公開在網路文章或私下與朋友閒聊,甚至只敢埋在心底偷偷期許。肯定的是,只要你是人,多多少少都有設立期許,唯一的差別只在於,你在大眾面前赤裸公開的程度不同。

你的新年新希望完成了多少?
今年也過了一半,剛好是個檢視目標清單和進度回顧的關鍵時機點。所以,你完成了多少?
既然你是會看這篇文章的人,我猜你可能的回覆是:

如果你真的是這樣回應,恭喜你!你還是個可塑之才,因為願意承認自己的缺陷。更多的人可能不是這樣回應的,試著想想你身邊有沒有以上這些人?

學生時期:
「考前一天,跟大家說自己什麼都沒念,只有在玩。」
「不到一個月面臨大考,結果到處跟別人玩傳說通宵。」

社會時期:
「明天就要繳交會議報告,但是前一晚卻還在追Netflix新集數。」
「對於某個人很感興趣,卻總告訴大家對他一點興趣都沒有。」

這樣的人,也或許就是你自己,夜深人靜時捫心自問,往往都還是有一絲傲骨想躋身上流,卻總是做出一些與目標背道而馳,令外人匪夷所思的事情,不斷地給自己挖坑、找台階下。

你也時常為自己畫地自限嗎?

圖片出處: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ocv7U4nAB3E

這在心理學,叫做自我設障(self-handicapping),由心理學家 Edward Jones 和 Steven Berglas在 1978首次提出。

自我設障:對自己正在進行的目標,主動做出一些不利於成功的行為與宣稱,並且在失敗後,自我解釋自己並不是不能達成,歸咎於當初那麼不利於成功的行為與言論。

「我只是因為前陣子在看小說,不然我一定考得上。」
「我只是因為生病,不然我可以得到第一名。」
「我只是因為沒有很喜歡他,不然我一定追得到。」
這些回覆是不是在你的生活中,似曾相似?

自我設障的兩大支柱:

👉🏻行為式設障

將目標的障礙以自身行為的具體方式呈現,例如熬夜通宵、酗酒、不斷娛樂,甚至是什麼都不做。

👉🏻宣稱式設障

透過自我宣稱一些外在因素,讓自己的失敗可以被歸咎於那些原因。例如比賽前宣稱自己最近身體不好、約會時說自己剛剛沒有時間好好打扮。

這樣的方式,真的能保護自己的自尊嗎?

短期或許有機會暫時地保護脆弱的自己,但長期只是將自己拋向萬劫不復的失敗。
社會的價值中,勤奮和努力不是絕對的褒義詞。許多時候,那些明明沒有很勤奮的人們,卻獲得巨大的成功,才是最為人追隨。這也讓習於自我設障的人,喜歡強調自己沒有勤奮與努力,如此一來,失敗了能夠歸咎於「從未準備」,萬一成功了,反而能被大肆稱頌。
長遠下來,只會讓人們不知不覺中降低對自己的期許與標準,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,接下來面對新的挑戰時,再次使用自我設障的策略保護自己,多次惡性循環後,最後只能讓自己從事最基礎、最簡單的工作。

我們如何跳脫出自我設障的惡性循環?

Step 1: 檢視自己是否自我設障

自我設障往往發生在無意識間,除非你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行為與言行,否則隨時隨地都在發生。謙虛很重要,也是我們要學習一輩子的課題,但日常朋友間、同事間、長輩間的謙遜言詞,有時可能不是謙虛的表現,而且你不小心透露出你自我設障的端倪。

Step 2: 有意識地降低自我意識

當我們對於他人對自身看法過度注重時,會降低自身的外在表現。例如約會時拿杯子飲水時如果刻意觀看杯子的位置的人,往往比起自然順手拿起杯子的人,在約會表現中較差。如此傾向的人,也較容易採用自我設障防衛自己。

Step 3: 以「後設認知」(matacognition)重新歸因事務

「思考自己在思考什麼?」便是後設認知的精髓。當我們能以更高的層次檢視自己所想時,才能做出更客觀的決策。自我設障的人往往對自我認知擁有錯誤的了解,當我們開始學習如此內省,才能將自己的自我認知,重建健康的自尊。

自我設障檢測單

👉🏻在壓力來臨前,我特別喜歡做無關緊要的事情。
👉🏻面對人群時,我時常過度謙虛,低估自己能力。
👉🏻面對失敗時,我總是喜歡尋找外在歸因。
👉🏻在一場飯局中,我往往過度在意自己的形象。
👉🏻我很崇尚沒有努力,但獲得成功的價值觀。

今天的理查心觀點,就到這裡啦!將一則心理學觀點說給自己聽,也分享給你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